level
货运民工小新
维运网 · 运营 2025-05-19 16:54:58
【货代行业10大低价猫腻,注意避坑!】 物流圈提醒:近来美线市场剧变,船东此前因高关税停航的运力迅速回调,货代抢订舱位。6 月 1 日起加幅达 2000 - 3000 美元,“钻石级”舱位重现。此轮赶货潮受 90 天关税暂缓期限制,货物最晚需 7 月中下旬离港,船东未来仍有多次加价可能。此轮抢运潮进行时,行情快速变化,大家订舱时要注意甄别,避免落入“低价陷阱”。 —————————————— 在国际物流领域,“货代报价” 始终是货主企业关注的核心话题。面对市场上形形色的低价诱惑,货主往往陷入 “价格陷阱” 与 “服务保障” 的两难选择。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我们理解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迫切需求,但更需澄清一个事实:真正的低价不应以牺牲合规性、服务质量或客户利益为代价。本文将从货代视角出发,剖析行业低价竞争的底层逻辑,并分享正规货代如何通过专业能力实现 “性价比与安全性的平衡”。 货代报价低的猫腻通常隐藏在附加费用、服务条款或操作细节中,以下是常见陷阱及案例: ▶ 一、隐藏附加费 手段:报低价吸引客户,后期通过各种附加费补差价。 案例: 某货代报价 “海运费 USD 500 / 柜”,未提及燃油附加费(BAF)、旺季附加费(PSS)、码头操作费(THC)等,最终总费用超 USD 1500。 空运报价含 “基础运费”,但未说明需另付 “燃油附加费”(按油价浮动)、“安检费”(如锂电池强制安检)。 ▶ 二、拆分费用 手段:将总费用拆分成多个子项,看似每项费用低,但总和更高。 案例: 货代将 “包干费” 拆分为 “文件费”“操作费”“仓储费” 等,每项仅几十元,但累计后总价反超其他货代的全包价。 拖车费报价低,但附加 “超公里费”“夜间服务费”“等待费” 等。 ▶ 三、低报品名或等级 手段:通过降低货物等级或伪报品名规避高运费。 案例: 将危险品(如 UN 3077)伪报为普通货物,报关时被海关查获,导致罚款、退运,企业损失超 10 万元。 把高等级货物(如服装按 “普通纺织品”)按低等级(如 “纸制品”)申报,船公司发现后追加运费差额。 ▶ 四、使用低等级服务 手段:以低价揽货,但实际安排慢船、普柜替代快船或冻柜。 案例: 货代承诺 “15 天到港”,实际使用慢船,航程超 30 天,导致目的港滞港费超 USD 2000。 冷藏货用普通柜运输,货物变质,客户索赔损失。 ▶ 五、延迟订舱或甩柜 手段:低价接单后延迟订舱,或因舱位紧张甩柜,迫使客户接受高价补舱。 案例: 货代低价接货后未及时订舱,临近船期告知 “舱位已满”,要求客户支付高价加急费。 旺季时故意压低报价,甩柜后让客户承担 “紧急订舱费”“改港费”。 ▶ 六、汇率陷阱 手段:以极低汇率报价,结算时按实时汇率或高汇率计算。 案例: 货代报人民币费用时承诺 “汇率 6.5”,实际结算时按 6.8 计算,仅运费一项多收数千元。 ▶ 七、虚假保险 手段:低价包含 “保险”,但保额不足或条款苛刻。 案例: 货代称 “免费赠送货运保险”,出险后发现保额仅为货值的 30%,且免赔条款复杂,企业无法获赔。 ▶ 八、过度包装收费 手段:以 “加固包装” 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实际包装成本极低。 案例: 货代要求木箱包装收费 USD 300 / 立方,实际成本仅 USD 100,且包装材料未达危险品标准。 ▶ 九、违规操作 手段:通过灰色渠道规避合规成本,最终导致法律风险。 案例: 货代承诺 “包通关”,实际通过贿赂海关人员或伪造单证通关,东窗事发后企业被列入失信名单。 ▶ 十、合同漏洞 手段:合同条款模糊,后续任意追加费用。 案例: 合同注明 “其他费用按实收取”,货代随意添加 “熏蒸费”“仓储费” 等未提前说明的项目。 ▶ 如何防范? 要求全费用清单:明确所有费用(如 BAF、THC、文件费等),并写入合同。 选择正规货代:优先选择有 AEO 资质、行业口碑好的企业。 核对品名等级:确认货物 HS 编码、危险品等级是否与报价一致。 明确服务条款:包括船期、柜型、保险责任等,避免口头承诺。 分阶段付款:部分费用到目的港支付,避免货代甩柜后失联。 低价货代可能通过 “羊毛出在羊身上” 的方式盈利,企业需综合评估服务稳定性与合规性,避免因小失大。选择货代时,请关注其资质、服务案例及行业口碑。真正的合作伙伴,既能提供合理报价,又能为您的货物安全与供应链效率保驾护航。 (来源:危险品货代阿庆;图片由AI生成)
相关圈子:
厦门货代圈
青岛货代圈
大连货代圈
天津货代圈
福州货代圈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