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运爆哥
维运网 · 运营 2025-04-07 11:23:40
【快评:“对等关税” 将如何影响美线?】
靴子终于落地,而且是很大的一只。
自从4月2日川普公布对主要国家的“对等关税”以来,业界充斥着焦虑,混乱和慌张。关税的幅度和广度大大出乎预料,对于世界贸易格局和物流的影响深远。最关键的问题是,种种迹象表明关税大战才刚开始。
10%是“阳光普照奖”,人人有份,连远离澳大利亚4000多公里的Heard and McDonald Islands 岛上居民(企鹅)都难逃被征税的命。当然更引起关注的是被“特殊关照”的美国主要贸易国的高额“对等关税”,从欧洲到亚洲,从20%到49%,远超预期,无一幸免。
问题是,这就是终局了吗? 从最新传出的消息看,这才是开局。
川普先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然后启用紧急状态法例,直接绕开国会就开征关税。从法理上来说,关税是不可以谈的,否则也构不成国家紧急状态。川普的内阁人员昨天信誓旦旦表示这就是关税的最高水平了, 只要你不反抗的话。 可是,川普自己又透露出关税是可以谈判的,要看美国能得到什么利益。白宫说川普已经接到很多国家领导人的电话,但这不代表美国已经准备跟他们谈判了。从这种模棱两可,小心翼翼,相互矛盾的表态来看,“对等关税”的目的究竟是平衡贸易,逼迫制造业回流还是作为经济外交谈判的手段还是个未知数,最大的可能是这两个目的都有,具体要看是针对哪个国家。
——————————————
高额关税叠加模糊性目的带来的更大不确定性才是影响美线最大的因素。我们回到微观,试图代入美国进口商的角色: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毫不夸张的说,川普对美国主要贸易国在短时间内同时征收高额关税将重塑多年来成型的美国进口商采购策略。虽然说进口商们已经“习惯”了关税战,毕竟已经开打很多年了。但是之前都是单个国家或者少数几个国家受影响,这次是同时对所有国家“开战”。
多年来的贸易战进口商们也逐渐适应了,什么商品从哪个国家采购更划算都已经约定俗成。可是4月9日之后,一切都被推翻了,所有商品的采购物流成本需要重新计算。原本低成本的地方不再有吸引力,原先被迫减少采购份额的国家可能“突然”又变得有吸引力了。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商品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随之改变的采购策略也不尽相同。
突然面临巨变的第一个本能反应是先停一下。很多人说此轮“对等关税”对美线贸易短期的影响可以跟当年的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相提并论,整个美线物流像是被按了暂停键。
2020年3月,美国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居家令开始,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美线货量急跌。可是后来的事情完全朝着出乎意料的方向发展:短暂的恐慌之后5月货量开始恢复,接下来进入史上最牛的超长美线旺季。
——————————————
开局相同,结局又如何呢?
短期内“对等关税”对美线贸易按下重启键,本周能赶上9号前开船的货肯定先赶,再之后呢?如果关税是可以谈的,视乎相关国家和美国的谈判进程,有可能4月2号公布的税率会有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单一国家或者特定商品逐一公布,不可能所有国家的关税一起被重新修改,这种不确定性同样会给进口商采购策略带来巨大挑战:现在采购,有可能后来的关税会降低,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如果不采购,关税大战可能引发更高的关税。
这种不确定性延续时间越长,对美线短期货量影响也更大。是三个月,还是六个月后情况会更明朗,没人知道。关税重新谈判的进度拖到越久,前期出货量受压,后面留给进口商出货的时间就越少。
悲观者的看法是今年第一季度就是今年的旺季了。从美国进口量来看,甚至已经超过了疫情期间2021和2022的第一季度,这无疑是非常反常的。货量如此高的原因是客户担心关税所以提前出货了,出道即巅峰,接下来都是下坡路。
乐观者认为只要美国的消费不出现大问题,今年第三季度还是有圣诞旺季的出货量。就算对主要贸易国加了高额关税,美国还是需要进口日常用品,改变的不同国家的进口量和更高的零售价。
坏消息是随着新一轮的关税公布和可能由此引发的关税大战,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刚刚把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性从40%提高到60%。经历多年的高通胀高利率的美国消费者也将迎来高额关税带来的新一轮的通胀重击,美国零售还能守得住吗?
一只靴子落地,更多的靴子被高高挂起。2025年的美线注定是在各种突袭,焦躁,不安,慌乱中摇摆前行。
(来源:罗杰把酒看航运)
相关圈子:
北美洲圈
美国专线圈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