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无不言货小运
维运网 · 社区运营 2025-03-12 17:06:05
【中欧班列运价腰斩:跨境铁路是真繁荣还是泡沫?】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中欧班列宛如一条钢铁纽带,横跨欧亚大陆,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及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重要物流通道。自 2011 年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 20 多个国家的 160 多个城市 ,开行数量持续攀升,仅 2024 年就开行超过 1.9 万列,发送货物 170 万标箱,为促进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期,中欧班列运价腰斩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曾经相对稳定的运价出现了急剧下滑,部分线路的运价甚至降至原来的一半。以从中国运往欧洲的电子产品为例,之前每标箱的运费可能在 3000 - 4000 美元,如今却降至 1500 - 2000 美元左右,这种价格的大幅波动让不少从业者和观察者感到震惊。
———— 运价腰斩:现象与原因 ————
▶ 供需失衡主导价格变动
1)运力扩张显著:近年来,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不断增加,新的线路也在持续开辟。各大城市纷纷布局中欧班列,导致市场上的运力迅速膨胀。据统计,过去几年中欧班列的运力年增长率超过 20%,运力的快速增长远远超过了货物运输需求的增长速度。
2)需求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欧洲部分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增速放缓。同时,一些传统制造业订单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使得中欧班列的货源受到一定影响。
▶ 市场竞争激烈拉低价格
1)班列间竞争激烈:不同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之间竞争激烈,为了吸引货源,各线路纷纷降低运价。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本地中欧班列的发展,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这也使得班列运营企业有了降价的空间,进一步加剧了价格战。
2)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在国际物流市场中,中欧班列不仅要面对同行的竞争,还要与海运、空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竞争。海运价格在某些时期相对较低,且运量大,对于一些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货物具有较大吸引力;空运则以速度快著称,对于高价值、急需的货物更具优势。中欧班列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不得不通过降低运价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泡沫质疑的根源与误区 ————
▶ 对短期价格波动的过度解读
1)价格波动是市场常态: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受到供需关系、成本变化、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是正常的现象。中欧班列运价的腰斩只是短期内市场供需失衡和竞争加剧的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跨境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供需关系的逐渐平衡,运价有望回归到合理水平。
2)忽视长期发展潜力:
仅仅因为运价下跌就质疑跨境铁路的繁荣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将继续增长,对跨境铁路运输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中欧班列在运输时效、安全性和环保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
▶ 对混淆个别现象与整体发展
1)部分线路问题不代表全局:
在中欧班列的众多线路中,可能存在个别线路因为货源不足、运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亏损或发展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跨境铁路运输行业都是泡沫。大多数中欧班列线路运行良好,为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关注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
一些人在质疑跨境铁路繁荣时,往往忽视了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不断拓展,中欧班列的辐射范围逐渐扩大,与中亚、中东等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这些新兴市场为中欧班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将推动跨境铁路运输行业持续繁荣。
(原文来源:物流三分钟,由国际物流圈整理汇编)
相关圈子:
国际铁路圈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