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运爆哥
维运网 · 运营 2025-02-05 14:36:06
【2025 年美线合约价出炉了?】
新年伊始,开始听到 2025 年美线合约的船东放盘了。
前几天 JOC 的记者 Bill 打给我,说他听到一些船东开始放 2025-2026 年度的美线约价了,想跟我“对一下账”。Bill 老人家做了几十年航运业记者,人脉很广,认识很多船东,直客,货代,经常能听到第一手信息,我们经常就市场变化交流看法。
先说一下他听到的 2025 年约价在什么水平。美西是 2500,美东 3500,没有具体透露哪几家船东报这个价钱。这是第一轮的报价,最后签约价会有出入,这个报价比去年大概高了 1000 左右。
签约对于船货双方都是赌博,有时船东押对,有时货主赌对,很少双方都对。这几年市场变化太快,提前预测一年的约价越来越难了。说个“马后炮”的看法:船东对 2024 年形势看法过于悲观,去年美线签约价偏低了。从 2023 年底开始,所有的航运分析机构都说 2024 年有破纪录的新船下水,供应远远高于需求,运价肯定受压。即使后来红海危机出人意料地爆发,对于整体供求关系的判断没变,其中一个原因是业界低估了绕航对消化吸收多余运力的程度。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5 月开始美线 FAK 价开始猛涨,7 月初美西最高探顶 8 字头,后来开始回落,中间一度跌破 3 字头,后来又回调,春节前又涨了一轮。虽然 FAK 价起起落落,但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高于合约价。不过,跟疫情期间 FOB 客户普遍反映拿不到或者拿不够签约价舱位不同,今年船东基本保障了合约价舱位,虽然价差高达几千美金。7 月以后船东也放开了货代 NAC 约价舱位的比例,货代也终于开始“享受” NAC 约价舱位的福利。
毫无疑问,签约价的高低极大影响了船东的盈利,特别是对签约比例高以及相对来说会按照约价给足舱位的船公司来说。因此,每年的约价水平定在什么水平,FOB 直客以及货代 NAC MQC 的总量和比例怎么定构成了船东美线盈利水平的基础。如果市场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船东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对冲市场变化,但是总的合约架构决定了盈利的基本盘。船货关系在疫情期间已经崩盘,船东暂时没有再掀桌子的动力,去年价差这么大的情况下船东还保证约价舱位的供应说明了船东试图修复船货关系的决心。毕竟生意长做常有,船东就这些了,大的直客也就那些,谁也离不开谁。
——————————————
当我听到 2500/3500 这个开盘价的时候并不吃惊。欧线约是自然年,所以去年底就开始谈了,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船东对欧线约价涨幅的预期在 30%左右。欧线和美线是最大的两个东西向航线,关联度还是有的。另外,鉴于船东认为 2024 年的美线约价定的太低,2025 年想要“扳回一局”,开盘价高出去年 800-1000 左右。
有人会问船东涨价的勇气哪里来的。说点个人看法吧。2025 年影响美线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供应端以及不可预知的外力冲击,比如关税。巴以签署停火协议,但是中东局势远没有稳定,从最近各大船东表态来看,绕航南非还将是常态。新增运力总量的最高峰(2024 年)已经过去,2025 年新下水运力低于去年。影响供应最大的变量是绕航的船只何时回去红海。有人说最快要第三季度以后,这个不好猜。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所有船舶回去红海是个浩大的工程,从启动到完成需要几个月时间。如果中间又出现什么变故,进程又被拖慢。
今年全球新增运力 10% 左右,需求增长也就 2-3%。如果红海通行全面恢复,释放出的运力会进一步恶化供需关系,早早有分析机构给出了各种运价的跌幅。所有的预测都是基于过往的数据和经验,这几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往回看并不能帮到我们太多,不正常已是正常,如何应对每年的新变化才是关键。
相对而言美国需求端没有什么惊或喜。美国零售消费力一直在线,最新的零售库销比也非常正常,不存在库存太高的问题(见图 2)。进口商吃够了疫情期间高库存的苦,进货一直比较谨慎。从需求端来看,2025 年是个“正常”年份,该淡淡,该旺旺。
——————————————
可是,如果事情都这么简单就好了。今年需求端的变量来自关税。川普新政府刚刚开始,各个部门领导有的还在走流程,当下的执政重心似乎放在国内:政府效率和非法移民问题等。但是,不管关税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也好,还是本身就是目的,从相关部门的表态来看,关税将是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为取得贸易“平衡”,保护美国利益,引导制造业回流,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关税成了"神丹妙药”。征收高额关税不光只是针对中国,美国的盟国也在打击范围内,还包括东南亚国家。目的不同,手段和范围也不同,但是中国自然会被重点区别对待。已经有参众两院议员提案要废除中国最惠国待遇,然后针对不同商品逐年征收不同的高额关税。一旦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税率,关税对于美线货量和运价的影响不言而喻。
马上就是 TPM 大会了,届时会有更多的 2025 年美线签约消息出来。船东此时抛出高于去年的约价是想先占据有利地形,至于是高开高走还是高开低走,取决于接下来几个月市场的发展和船货双方对市场走向判断能否达成共识。双方对市场判断的差距越大,达成协议价的难度越高,时间也越长。目前只是双方赛前初步接触,随着市场的演变,双方力量对比会随之改变,博弈才刚开始。
(来源:罗杰把酒看航运)
相关圈子:
北美洲圈
美国专线圈
0 0